彭建波,南海救助局“英雄船長”
2013-08-28 08:24:41 來源:新華網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蔚藍的南海風平浪靜,是夏秋季節難得的好天氣,“南海救116”輪正從桂山島駛往萬山群島附近海域。南海救助局船長彭建波站在駕駛臺上,不時舉起望遠鏡觀察前方的海況。
駕駛臺是彭建波最熟悉的地方,25年前離開學校從實習三副做起,到現在成為南海救助局資深的救助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船長,他在這里經歷了太多風浪,參與了數十起大型的海上救助行動,從狂風惡浪中拯救了一個又一個海上遇險人員。
追風,與死神賽跑
彭建波是個不善言辭的人,說起之前的救助經歷,他才漸漸開了話匣子。已經見慣了風浪和生死的彭建波,卻無論如何也忘不了2006年的那次國際大救援。
彭建波回憶說,2006年超級臺風“珍珠”即將從汕頭登陸,他帶領“南海救111”輪前往汕頭附近海域。
一些回港避風的船舶好心提醒:“你們是不是搞錯航向了?前方是臺風啊。”
“航向沒有錯,我們是海上救助船,就是要去臺風中執行任務。”“南海救111”輪堅定地回答。
10級以上大風在海上掀起的巨浪足有四層樓高,船舶搖擺達30多度,船員行走就如同走鋼絲一般。室內來不及或無法加固的物件、凳子等翻起了跟斗,船員們嘔吐不止。
經驗豐富的彭建波也在忍受風浪的折磨,但作為船長,他不能離開駕駛臺,為了保持體力,還要忍著惡心繼續吃飯。
5月19日,彭建波的船接到通知,多艘越南漁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被困在東沙,急需救援。此時,臺風剛過,但海面的風力仍然達到8至9級,雷雨交加。“南海救111”輪的船員們馬上起錨,頂著風浪全力駛往東沙。
在海上十多天的時間里,“南海救111”輪總共救助了20多艘越南漁船,漁民約330名。當救援終于結束時,彭建波足足瘦了3公斤。
南海救助局的責任海區占到中國海域四分之三,現在正是臺風最活躍的季節。彭建波和很多救助船長一樣,每年都要追趕臺風。他知道每一次與狂風的較量,都是在與死神賽跑,早一點發現遇險人員,就多了一分把人救活的可能。暈船、嘔吐、風大、浪高,這些在人的生命面前都變得微不足道。
救撈,辛苦又高尚的事業
彭建波說:“干救撈是一項辛苦又高尚的事業。以前都是大船跑遠洋搞經營,小船留在港內救助。從救撈體制改革以來,情況就大大不一樣了,F在的救助船都非常先進,還有了飛機,我們可以救更多的人。”
來自湖南一個小山村的彭建波,從小就崇拜電影里那些駕駛軍艦乘風破浪的英雄,他心里早早就種下了航海夢的種子。高中畢業時,他毅然選擇了大連海事大學船舶駕駛專業。
剛工作時跑遠洋船,常常一連好幾個月在海上漂著。喜歡看風景的彭建波,見識了大海最美麗浪漫的一面,“海上日出非常美,有時飛魚嗖嗖往船上蹦,好望角附近有海豹懶懶地躺在石頭上曬太陽。”
“大海是既浪漫又可怕的。”彭建波說,從十年前任救助船船長,他更多地見識了大海的喜怒無常。
南海救助局組織處的人說:“彭船長參加的大型救助次數之多,讓我們都很吃驚。”2006年的東沙救援,300多越南漁民獲救;2007年從臺風“海貝思”中救下了漁民1022人;2012年從三沙市救了14名遇險人員……每個數字背后,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,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之源。
從一開始聽到臺風的恐懼,到現在可以鉆臺風眼、頂著風出去救人,每年在船上的時間要超過8個月,彭建波只是說“這就是我們的工作,我們把人救下來,就算是完成任務了。”
家,那么近那么遠
2004年的除夕,彭建波帶著“德進”輪在桂山島值班。當天下午接到一艘漁船的求救,漁船遇上風浪,被吹到一個海島上。“德進”輪及時趕到,漁民們回家過了個團圓年。
當天晚上,一艘船在回程撞上礁石,船體進水,“德進”輪又一次起錨,趕去救助……
從前年開始,彭建波連續3個春節都沒能回家過年。“我們真是以船為家的。”工作25年來,彭建波有一半多的春節在船上度過,家里人已經習慣了他這樣的工作狀態,從來沒說過什么抱怨的話。但和所有船員一樣,對家人的愧疚一直深藏在彭建波心里。
彭建波說:“女兒還小的時候,我每次休假回家,女兒就躲在媽媽身后,根本不認識我。等休假結束,好容易跟女兒親近了,就又要離開好幾個月。這時候是最難受的。”
湖南老家、廣州、救助船,究竟哪里才算是彭建波的家,估計連他自己都說不清楚。機器的轟鳴聲成了催眠曲,搖晃的船艙是最熟悉的環境……休假回到家鄉,彭建波反而會覺得不適應。
盡管在廣州有房子,也在此生活了多年,但這幾年彭建波卻越來越想退休后回老家。“到時候就有時間可以享受生活,可以多陪陪家里人。”